新闻中心
博浪击空新起点 —— 贵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开展UBE辅助下纤维环缝合技术
日期:2022-11-09 阅读:
2022年11月8日,贵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闫飞主任顺利完成一台UBE辅助下纤维环缝合手术,患者是一位59岁男性,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伴左下肢麻木及外侧放射痛数月,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闫飞主任及团队经过详细检查及患者腰椎影像提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经过综合评价后,为患者拟定了UBE辅助下椎间盘减压脱出髓核取出+纤维环缝合术+椎管扩大成型术的联合治疗手术方案。术后麻醉恢复后患者肢体病痛当即解除,疗效满意。
这是纤维环缝合技术在贵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的首次应用,闫飞主任在术前认真评估,对技术的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表示满意。术中通过脊柱内镜显示器可清晰见证椎间盘减压后纤维环破口缝合前后形态对比,纤维环破口被缝合后,能够降低椎间盘内残留髓核因受力再次从破口处突出的概率,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纤维环破口被缝合,对促进纤维环的愈合、减少盘内炎性介质释放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创造更多机会。
术前MRI 示L5-S1椎间盘突出(箭头示)
病例简介:
患者:59岁,男性。
腰椎MRI示:1. L5-S1椎间盘左后突出伴同侧椎间孔狭窄,左侧神经根受压;
2. L4-5椎间盘右后突出伴同侧椎间孔侧隐窝狭窄;
3. 腰椎退行性改变;
拟手术方案:UBE辅助下椎间盘减压+脱出髓核取出+纤维环缝合术+椎管扩大成型术。
闫飞主任及团队为患者手术中。
纤维环破口缝合前后对照。
术后MRI示椎管及纤维环形态(箭头示)良好,髓核信号可。
技术特点
脊柱修复与重建技术之纤维环缝合术是在各种针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术式辅助下,闭合纤维环上残留的破口,技术特点如下:
纤维环缝合手术是对椎间盘形态进行的修复,促进了纤维环破口的愈合,是对以纤维环破裂所造成的椎间盘突出症直接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即刻闭合纤维环的破口,显著降低椎间盘内残留髓核受力后从纤维环破口处再突出的复发几率。
降低椎间盘内炎性介质释放对神经根的刺激,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和神经根粘连。
更多的保留了正常的髓核组织,保留了椎间盘功能,保住了患者的原装结构,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
临床意义
纤维环缝合技术的意义:
纤维环缝合术是把造成椎间盘突出症状的病因,即损坏的纤维环修复上。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被治疗,因此,我们认为纤维环缝合技术一项重在“治本”,终实现“标本兼治”的脊柱修复重建技术。
在椎间盘减压基础上开展纤维环缝合技术,培养术者养成良好的减压习惯,有限的摘除髓核,闭合纤维环破口,保留椎间盘结构完整的同时有利于椎间盘功能的恢复。
随着PRP、干细胞和分子生物等再生治疗技术的实验研究,纤维环缝合技术实现的椎间盘物理形态修复已成为椎间盘再生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闫 飞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贵州省职工医院骨科主任
【擅长】肢体延长,骨关节炎阶梯治疗,肩、髋及膝关节初次微创置换及翻修,肩袖损伤重建、半月板及交叉韧带重建等关节镜手术,脊柱及肢体骨折,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诊治,颈肩腰腿痛及脊柱疾病诊治。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硕士,第三军医大学骨外科学博士,在第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曾到日本红十字会总医院和香港玛丽医院等大型医院访学交流。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骨科任主诊医师,在骨关节创伤、骨关节病、等运动系统疾病及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学术任职及学术成果: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委会青年委员;贵州省级运动医学会常委;贵州省级康复医学会骨关节学组常委;贵州省级创伤学会常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各种科研课题 10 余项,发表SCI及各种科研论文30 余篇,主持获得省级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主持获得地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5 项。
贵州省职工医院骨科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专委会委员单位,贵州省创伤常委单位,贵州省运动医学常委单位,贵州省康复医学会骨关节学组常委单位,国家民政部“福康工程”和贵阳市残联“肢体矫形”项目承接单位,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科室有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正高3人,副主任医师职称5人,多名医生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和研修。开放床位120张,均为恒温、恒湿、恒氧绿色标准病房。
【业务特色】常规开展膝、髋、肩、肘人工关节初次置换及翻修手术;颈胸腰骶部的全脊柱重建修复及微创内镜手术;四肢、骨盆和肩胛骨折的微创手术及无创治疗;肩、肘、腕、髋、膝、踝软骨及韧带关节镜下的修复和重建手术,半月板及盂唇微创缝合修复等生物治疗技术;常规开展断指/肢再植,皮瓣修复、手指再造、手功能重建、烧伤瘢痕整形等手术,拇趾畸形和疼痛、拇外翻、平足症、足趾畸形、马蹄足、踝关节畸形、跟骨骨折及并发症、糖尿病足、神经原因造成的下肢畸形矫正。
贵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又名贵州省职工医院,是贵州省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省级公立医院。始建于1952年,为贵州省工人疗养院,1967年医院被省政府划归国防工业部011基地,更名为贵州省011基地301医院(简称301医院),1984年重新划归贵州省总工会,更名为贵州省总工会花溪职工疗养院,2006年医院搬迁至花溪区徐家冲路55号,并加挂贵州省职工医院,向以开展临床综合业务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发展,先正奋力创建三级甲等医院。
2014年,经省人民政府立项,规划成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在贵州省总工会花溪职工疗养院原址修建贵州省工伤职业康复医院,是贵州省完善社会保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医院坐落于甲秀南路主干道、美丽的花溪河畔,与贵州大学、花溪公园和十里河滩毗邻。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9年10月28日投入使用,项目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13万㎡,开放床位1150张,开设临床医技科室40多个。
新闻推荐
联系我们
010-50928660
总部: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11号院1号楼2层
邮箱:shangwu_2020@126.com
代理商合作咨询:18649518300(苏先生)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Copyright © 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某ICP备0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