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传承融汇 守正创新——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开展脊柱内镜辅助下纤维环缝合技术

日期:2023-02-17  阅读:

       2023年2月13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骨科齐晓兵教授在吴红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开展脊柱内镜辅助下纤维环缝合技术。该技术是在常规脊柱内镜下突出椎间盘摘除术基础上对纤维环破口进行闭合修复,是对椎间盘完整形态的修复,对纤维环愈合及椎间盘功能恢复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在脊柱修复与重建技术领域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丰富了科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诊疗新方案。

       接受新技术治疗的患者为59岁女性,3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左下肢麻痛,范围为左小腿外侧麻痛,局部皮肤浅感觉减退,6月余前症状加重,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质量。齐晓兵教授团队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专科检查以及腰椎影像学辅助检查,诊断为L4/5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经综合评估及适应症把握,为患者拟定了侧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L4/5椎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联合手术方案,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满意。


image.png

图1、患者术前影像资料。


image.png

图2、齐晓兵教授为患者行脊柱内镜辅助下纤维环缝合手术。


image.png

图3、纤维环缝合过程及缝合前后对照。



技术特点


脊柱修复与重建技术之纤维环缝合术是在各种针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术式辅助下,闭合纤维环上残留的破口,技术特点如下:

  1. 1、纤维环缝合手术是对椎间盘形态进行的修复,促进了纤维环破口的愈合,是对以纤维环破裂所造成的椎间盘突出症直接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2. 2、即刻闭合纤维环的破口,显著降低椎间盘内残留髓核受力后从纤维环破口处再突出的复发几率。

  3. 3、降低椎间盘内炎性介质释放对神经根的刺激,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4. 4、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和神经根粘连。

  5. 5、更多的保留了正常的髓核组织,保留了椎间盘功能,保住了患者的原装结构,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

临床意义


纤维环缝合技术的意义:

  1. 1、纤维环缝合术是对造成椎间盘突出症状的病因,即损坏的纤维环进行修复。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被治疗,因此,我们认为纤维环缝合技术是一项重在“治本”,终实现“标本兼治”的脊柱修复重建技术。

  2. 2、在椎间盘减压基础上开展纤维环缝合技术,可以培养术者养成良好的减压习惯,在不扩大纤维环原有缺损的同时避免过度摘除正常髓核组织,闭合纤维环破口,保留椎间盘结构完整的同时有利于椎间盘功能的恢复。

  3. 3、随着PRP、干细胞和分子生物等再生治疗技术的实验研究,纤维环缝合技术实现的椎间盘物理形态修复已成为椎间盘再生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专家简介



image.png


科室风采



image.png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骨科于2022年3月自骨科学科分化成立,前身骨(伤)科成立于198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骨伤特色救治能力建设项目依托单位,全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国家创伤中心建设单位、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贵州省骨科专科护士护理实训基地。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科室,科室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以一流的服务态度及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着力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脊柱骨科。


医院概况


image.png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于1951年,前身为贵州省商业厅职工医院。医院秉持“传承融汇,厚德济民”的院训及“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经过7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管理理念先进、学科门类齐全、特色优势突出、人才结构合理,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养生、保健、养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中医院,建有飞山院区、红岩院区和省委党校门诊部及包括49家成员单位的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


       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及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荣誉。是贵阳市残联助听器验配、假肢与矫形器适配等六个项目定点服务机构。









新闻推荐

联系我们

010-50928660

总部: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11号院1号楼2层
邮箱:shangwu_2020@126.com
代理商合作咨询:18649518300(苏先生)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Copyright © 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某ICP备0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