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按下“重启”键——厦门大学附属第—医院再次开展脊柱修复与重建技术之纤维环缝合术

日期:2022-08-10  阅读:

       2022年8月9日,厦门大学附属第—医院骨科主任芮钢教授为一位35岁男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成功实施了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手术,术后疗效满意。据芮钢教授介绍,早在四年前医院就引进过纤维环缝合技术,但由于当时的纤维环技术局限于在MED、小切口、微创通道等术式下成熟应用,而当时的科室主要以开展孔镜技术为主,因此没有持续的将缝合技术开展起来。随着纤维环缝合技术的迭代,目前在孔镜、UBE等所有脊柱微创术式下均已全面应用到临床。因此,芮钢教授经过详细了解后,将新一代纤维环缝合技术成功再次引进,并在临床使用中体会较好,未来将在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全面推广脊柱内镜下椎间盘减压联合纤维环缝合技术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自此,脊柱修复与重建技术之纤维环缝合技术在厦门大学附属第—医院骨科按下“重启”键,再次启航。


病例分享


fd29fb84d86327dc5ddbc69f5c4e9af.jpg

患者术前影像资料,L3-4腰椎间盘突出。


1660185922799.jpg

芮钢教授为患者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手术


image.png

纤维环缝合过程


纤维环修复技术是在微创髓核摘除术的基础上,即刻闭合纤维环上残留的破口,技术特点如下:


1. 即刻闭合纤维环的破口,显著降低椎间盘内残留髓核受力后从纤维环破口处再突出的复发几率。

2. 降低椎间盘内炎性介质释放对神经根的刺激,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3. 减少术后瘢痕形成和神经根粘连。 

4. 更多的保留了正常的髓核组织,保留了椎间盘功能,保住了患者的原装结构,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


专家简介


芮钢.png

芮 钢

厦门大学附属第—医院骨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共厦门市委 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厦门市拔尖人才称号,厦门市引进人才。

     从事骨科临床和研究工作三十多年,积极开展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在临床、教学、科研、科室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包括香港、澳门、马来西亚、菲律宾的患者都慕名前来手术。每年多次受邀在全国大会做主题发言,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大会做发言。由于近年来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在福建省和全国的影响力,目前在全国 20 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全国副主委、常委、委员,在福建省 10 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副主委、常委。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委员,负责全国脊柱外科医师考核标准、流程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福建省仅一人)。

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尤其是微创脊柱外科近几年在脊柱微创手术方面,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引领福建省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在福建省处于领先水平,比如在国内率先开展椎间孔镜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椎间盘摘除手术切口只有0.7cm,术后次日即可出院,是福建省个开展该技术的医生,填补了福建省诊疗技术空白;在福建省首先开展 Tube 技术 MIS-TLIF 技术,同时开展Sextant 经皮脊柱内固定手术,在微创脊柱融合内固定治疗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地位。率先在厦门市开展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脊柱肿瘤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整体提升了厦门市医疗水平。

     近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福建省联合攻关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厦门市科技局计划项目课题2项;厦门市卫生局课题1项。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专著《脊柱外科关键技术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参编专著《BONGREGENERATION》,Published byInTech,参编《脊柱内镜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为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


社会兼职:

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厦门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

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微创外科学会委员

国际脊柱内镜外科学会(ISESS)委员 中国部副主席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第二届脊柱内镜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届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学组)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融合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显微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数字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首届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区域医疗协作体骨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研究组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胸腰椎学组椎间盘修复与重建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康复医学分会届理事会副会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微创脊柱外科教育工作组届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激光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脊柱内镜质控中心副主任

福建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脊柱微创学组组长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病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脊柱医学分会副会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西骨科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西医药卫生发展中心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届骨科分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台海医学发展委员会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福建省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科室概况


医院.jpg


       厦门大学附属第—医院骨科成立于1957年,是厦门市早成立的骨科专科。我科在尤元璋教授等几代前辈的努力下,在现科室主任芮钢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是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已成长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骨科专业,形成了以脊柱外科为优势的综合性骨科,同时率先在厦门市开展学科细化,现有5个病区,分别是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运动医学科、手足显微外科、小儿骨科,并配备专门的康复治疗室。

骨科是福建省规模大的骨科专科之一,实际开放床位96张,年出院病人数4000多人次,年手术台数4000多台,年门急数7万多人次。除外脊柱、关节、创伤、肿瘤等常规手术外,还开展完成了颈椎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术、脊柱肿瘤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骶骨肿瘤切除重建、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术、脊柱微创融合内固定手术、率先在福建省开展椎间孔镜手术、椎间孔镜辅助下脊柱结核病灶清除、重度滑脱减压复位;重度髋臼发育不良脱位置换术、单双髁关节置换术、关节感染病灶清除、二期置换术;脊柱脊髓损伤减压重建术、多发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等高难度手术。拥有当前省内前沿的医疗设备,具有脊柱外科专用蔡司显微镜、多台脊神经监护仪,颈、腰椎椎间孔镜系统,关节镜系统,术中CT、C形臂系统,脊柱全碳纤维专用手术床,创伤牵引床等设备,完全满足关节、脊柱、创伤、肿瘤等手术操作。辐射福建东南沿海及闽西南地区诸多县市,总体规模及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部分亚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室荣誉:骨科是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具有一批德才兼备、高素质的专业学术队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名,其中高级职称医师34名,博士20名,留学归国人员5名,芮钢、郭氧、刘忠国获得厦门市“拔尖人才”称号,许韧获得“双百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称号,入选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中华足踝医学教育学院授予专科-福建省足踝医学教育分中心,301环骨盆微创救治联盟授予骨盆微创救治福建省分中心(专科联盟),是福建省骨科联盟成员单位;自医信天下排行榜2021《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科室综合实力骨科也跻身全国百强榜(第57名);我院骨科是国内脊柱内镜培训基地之一,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考核并颁发证书,同时也是闽南地区骨骼系统疾病疑难危重病人的联络会诊、转诊和救治基地;是福建省骨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国内一级学会专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内脊柱微创领域专家及带头人单位、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委单位、厦门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单位;芮钢在全国20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全国副主委、常委、委员,在福建省10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副主委、常委,是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脊柱外科专家组委员,负责全国脊柱外科医师考核标准、流程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福建省仅一人。 

       临床科研:近3年发表SCI 文章共41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14篇,3-5分 12篇,其他 15篇,影响因子共计193.1分;近三年在研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科技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南强青年拔尖 A 类人才共7项,在研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5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编及参编专著3部,发明专利9项;郭氧作为编委参与制定前交叉韧带损伤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芮钢作为编委参与制定“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中国专家共识,林光勋任职“BMC Surgery - section Trauma and orthopedic surgery”杂志编委,林光勋任职“Medicine”杂志编委,林光勋任职“Neurospine”杂志编委,林光勋任职《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编委。 

      医学教育:科室重视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除临床医疗工作之外,还担负着福建医科大学、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以及厦门市卫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理论和实习教学任务,还一直担任厦门及周边地区全科医师、规培医师、进修医师及乡镇医师的教学带教工作,近年来培养了40余名研究生,培训进修生、规培生200余名。
      2019年举办传承发扬张奕璋主任骨科中西医治疗经验座谈会;2020年孙乃坤通过卫健委的遴选,推荐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候选人;2020年柔性引进厦门大学医学院许韧教授为我院骨科科研主任。

      近年来多次承办了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会议,省级学术会议:2006年承办全国第九届中华骨科杂志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2009年承办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四届COA国际学术大会等多次学术活动;2012年我科成功举办全国微创脊柱技术研讨会;2013年成功举办第四届两岸四地(福建)骨科论坛暨2013厦泉骨科年会;2013年承办《中华骨科杂志》论文评选大会;从2012年至今连续十年在厦门主办全国脊柱内镜研讨会,作为继续教育项目,每年将主办一次,现在我院骨科已成为国内脊柱内镜培训基地之一,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与微创医师定期考核培训学校考核并颁发证书;从2012年至今举办十一期全国脊柱内镜尸体操作培训班,多次在国内外大会发言。


新闻推荐

联系我们

010-50928660

总部: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11号院1号楼2层
邮箱:shangwu_2020@126.com
代理商合作咨询:18649518300(苏先生)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Copyright © 二零二零(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某ICP备00000000-0号